园林局职工绿化带里种麦冬 年多收入1万多
这一切,都源于濮阳市推出的“以绿养绿”市场化运作的模式,该市将偏远地方的绿化承包给园林工人,由他们负责投资、管理,所得的收益全部归工人。有专家认为,濮阳绿化改革,可缓解城市绿化资金不足,值得中小城市借鉴,但不太适合大城市。
现场
公共绿地成职工“自留地”
10月14日16时,在濮阳市胜利西路濮水公园北边,一群绿化工人正忙着给大树下栽种的绿化麦冬除草。尽管这些麦冬种植在道路绿化带里,但它们的主人却不是政府部门,而是濮阳市绿化管理处的职工胜瑞信和他的同事们。
胜瑞信正忙着打理着公园里的花草,在大树下干活的人,都是他请的,每天要给人家付工资,因为种绿化麦冬草获得的收益,将全部归他和同事们所有,所以养护的责任自然也就落在他们的身上。
“我们还是园林绿化处的职工,还有工作要干,只得请人干活。”胜瑞信说。
濮水公园对面的一大片绿化麦冬苗,是胜瑞信和几位同事集资承包的“自留地”。2008年年初,他们筹资2万元,种下了3000多平方米的麦冬。之所以敢承包这么大一块路边绿化带,是因为他们认为这能获得相当大的收益。原来,在此前的2007年,胜瑞信和同事投资3万元,在别处种植了4000多平方米的麦冬,第二年他一个人就获得了1.5万元的收益。
“麦冬这东西,耐旱、耐阴,非常好管理,投资也不大。”胜瑞信介绍,他们种植的麦冬,收获后,园林绿化管理处优先回购,如果绿化管理处用不完,还可以联系其他途径销售,一般而言,员工种植麦冬,根本不用愁销路。
效果
政府节省绿化钱职工增收
濮阳市“以绿养绿”的政策,让园林绿化处的职工尝到了甜头,他们纷纷承包了城市边缘道路边的绿化带。
据了解,为鼓励员工自掏腰包,提高城市绿化率,濮阳市在黄河路设立了“以绿养绿”示范基地,很多职工都在黄河路有“自留地”。每逢双休日,这些绿化工人成群结队赶到“自留地”,给植被除草、施肥。
濮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濮阳市600名园林绿化工人中,200余人有了“自留地”,其中主要种植麦冬、鸢尾、玉簪等植物。另外,濮阳市目前共种植麦冬22万平方米,为政府节约资金约22万元。
濮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李传省介绍,濮阳市职工承包的绿地,主要是比较偏僻的地方,绿化的要求不是太高。李主任说,他们当初提出“以绿养绿”的目的,就是既要保证绿化效果不能降低,又让职工获得收益,不能为了收益,降低绿化标准。